记得8 年前的那个夏天,身边的朋友对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: “要出国了,好好学,以后留在那,多好”。虽然还没有飞到美国,但我已经对那个神秘的地方着迷了,感觉美国好像是天堂,去了美国以后就能找到很好的工作,赚到很多钱,有更好的生活。似乎美国的月亮是圆的,所有都是好的,没有任何值得担心的,所以浮躁地虚度在国内的时间,没有任何“出国准备”。然而,我却忘记了,在一个新环境开始新的生活,不仅仅是学习上,连生活上都需要靠自己的能力去独立存活。
独立主义
记得刚刚落地美国Oklahoma City 机场的一瞬间,我就傻眼了,我没有想到之前想象那个美国天堂竟然看起来连青岛的农村都不如。没有高楼大厦;没有像电影上繁华的街道;没有像电影里一样的帅哥靓女。路边长了很多野草,路上一个人都没有。突然间,我感觉到了从未有过的孤单。那是我次感到害怕,次感觉到离家的悲伤。在事先安排好的美国家庭妈妈车上,我没说过一句话,我有些凌乱,连平时说的最顺的Hello,都觉得讲起来很难为情。
既来之则安之,我很清楚地知道,除了面对现实,没有别的选择。在俄克拉荷马的一年,对我来讲是最苦、最有价值的一年。记得我的18 岁生日那天,没人记得,可能时间差的问题,家人也是比较凌乱模糊的。所以,美国的晚上12 点,我把自己的头埋在枕头里,大声哭着对自己说:“于一帆,生日快乐”。声音在孤独寂静中显得苍白无力, 那一刻,我改变了我在国内 “依赖”的毛病,我清楚的认识到,想让自己过的好,就必须自己变得坚强,不去奢求别人的关心,自己活给自己看。所以,同学们,不要去盲目欣赏崇拜别人朋友圈里的精彩,focus on yourself first. 学会独立主义。
“口语”真的很重要
生日过后,我开始主动的帮助家庭爸爸管理农场,每天早上5 点,起床,开着高尔夫球车,带着5 只大金毛狗,去农场喂牛,我当时也算半个cowgirl。家庭爸爸是个医生,他的副业是农场主和商人。因为我比较能干,所以跟家里的成员相处的还算是和谐。但在感恩节前一周,家庭爸爸的一句话改变了我对自己的评价。记得那天,家庭爸爸作为当地很出名的医生,他被邀带着所有的家庭成员去参加州长组织的Party。我好兴奋啊,一早就开始试衣服,选鞋子……
听到家庭爸爸在外面喊:“Hey! The Gores!Let’s go!” 我几乎是连蹦带跳的跑了出去。但当家庭爸爸看到我的时候,他的表情很犹豫,很勉强的笑了笑说:“You know, Jess, you are a nice girl,but I don’t think you are able to understand their words, you may feel bored there, you know…” 这句话让我一瞬间石化在那里,次我觉得英语不好是多么丢人的一件事儿,很恼火,平时对我很慈祥的家庭爸爸怎么这样的不讲人情! 我只回答的一句:“Ok, you guys have fun”回到房间,坐在落地镜子前面,看着镜子里的自己,感觉很可笑,我在中国的家里毕竟也是个小公主,从来没干过农活,也很少做家务。为了跟美国家庭好好相处,我什么都做了,也吃了很多苦、受了很多委屈。 为什么还是不把我当作一家人,中国人怎么了,中国人就低人一等吗,我紧咬牙关,泪流满面。
哭得昏天黑地之后,我发了条短信给家庭爸爸,告诉他我的委屈和不满。他的回复很简单:“if you really wanted to be a part of our family, you should work on your English and be strong!”.
哭过之后,可能人反而会异常平静,我拿出本子,写了自己的口语计划。简单来说,一天7小时强制性练习口语。不得不承认,这个过程很痛苦,有时候也会很绝望。一个拗口的单词通常要念几百遍才能达到要求。坚持了差不多4个月吧,我得到了“奖励”。
记得那天阳光很柔和,我正开着拖拉机给牛群喂钙片,家庭爸爸开着高尔夫球车来检查消毒设备。他走过来,笑着说今天家里就我们俩,要不要开船去湖上玩玩,我说好,我们一起做了三明治,他拿了啤酒,一起出发了。我们度过了很快乐的一天,我还学会了开船。回家的路上,他对我说:“Jess, your English is awesome now, do you wanna go Uncle Stan’s birthday party with me next week? You deserve it. ” 他的这句话,让我开心了好久,之前的努力都是值得的,因为我得到了他的肯定,为自己和家人挣了光,感觉特有尊严。 我也很感谢他的严厉,让我终身受益。我感谢父母给了我出国留学的机会,也从这件小事上明白了美国人讲话的直接,最重要的是:口语真的很重要,它是沟通的桥梁,友谊的扶梯!
争取展示自己,苦练演讲能力
高中毕业后,我飞到了西雅图,那是我大学生活开始的地方。经过上一年精神的洗礼,无论在英语还是心理上,都能更简单的理解美国文化和融入美国人的圈子。比如,选课的时候我不会像刚刚来到美国的中国学生一样,选择同样的课 “互相关照”,我更喜欢自己一个人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儿, 我并不觉得孤单,因为“独立主义”本来就应该自己处理自己的事情,无论生活还是学习。 随着中国留学生的数量逐渐增多,在课堂上经常会看到很多“有趣”的现象,比如开着电脑假装做笔记,其实是在打有游戏;比如上课扎推坐在一起;比如总是把头低的很低…… 我的美国朋友不是很理解,他们称之为“ 文化隔阂”。
我的专业是市场营销,由于很喜欢在台前展现自己的想法,我选了演讲课程。这节课因为没有期中、期末考试,所以很受中国人的喜欢。实际上这节课的难度很大,尤其是对于国际学生,你必须每节课站在台前进行一个三分钟的演讲,每个星期还要进行公共演讲,学期末还需要参加一个大型的辩论赛。这样的课,如果你想及格或者拿到一个C 的成绩,是很简单的;但如果想拿A,就很困难。课堂上当老师问全班对某个商业企划有什么意见时,很多中国同学会把头低得恨不得扎到两腿之间;但美国学生会很积极,无论他们的想法是否可行,有的甚至主动跑到台前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,或者直接进行演讲。可能对自己比较自信,我也有几次,主动站起来演讲。后来,很多人亲切的称我为“大神”。 其实,我并不是什么大神或者是学霸,我只不过喜欢展示自己的想法,挑战自己的演讲能力。 课堂上的大胆表现,让我交了很多美国朋友, 甚至被邀请加入了几个美国当地的学生会。这些人、这些学生会组织,对我之后在美国找实习、找人脉有很大的帮助。 所以,同学们,不要畏惧展示自己的想法,争取展示自己,苦练演讲能力。
美国留学时的故事,还有很多很多, 它让我淡忘了国人之前夸张的崇拜,独立的生活让我养成了坚强、耐心和好胜的心理,去挑战生活中的苦难、事业上的难题。 同学们, 既然选择了出国,就要对自己负责,对父母负责,走到哪里,都不要忘记自己是中国人,要为祖国争光, 为家人争气!同学们,祝愿大家带着自己的梦想和爸爸妈妈的祝福,为活得更有骨气、有尊严、有成就;为实现中国梦、家庭梦、我的梦,全力以赴、迎接未来吧!
祝大家心想事成,梦想成真!